- · 《建筑材料学报》投稿方[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数据库[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期刊栏[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双碳”目标倒逼,山西发力绿色GDP(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马国荣解释,GHG就是温室气体,ISO 规定了国际上最佳的温室气体资料和数据管理、汇报和验证模式,使排放声明不确定度的计
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马国荣解释,GHG就是温室气体,ISO 规定了国际上最佳的温室气体资料和数据管理、汇报和验证模式,使排放声明不确定度的计算在全世界得到统一。
该协会环境工作者田花荣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GHG聚碳工作规则”对所有产生温室气体的行为进行了界定,把目前停留在生产(发电)领域的减碳政策,延伸到所有的生产行为,并最终到达每一个人的消费场景。这样,就使得碳减排与每一个组织和个人都息息相关。为了把这种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推广开来,他们在自己的协会办公室进行了实验。
贝壳财经记者看到,该办公室用环保型材料装修,能不开的灯就不开,降低空调温度或者关闭空调,电脑不用时随时关机,从不使用一次性杯盘、餐具,工作人员坚持公共交通出行。他们到协会成员单位进行辅导,争取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这样的行动。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把低碳引入生活已经在全国各地多点开花。广东省从2015年就开始试点运营碳普惠平台,一些支付平台、地图软件也推出了运动减碳、公共交通出行红包,而多款“零碳”小程序也上线运行。在碳普惠机制下,组织和个人的减碳行为将会产生现实的价值,并且可以获取经济收益。
不仅如此,“双碳”目标也正在唤醒减碳产业的发展。山西瑞成达生环科技公司是一家污水处理企业,在与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交流后,发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并开始为污水处理建立碳足迹。
也有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当前碳交易、碳足迹、碳金融、碳普惠、碳培训等因为减碳而衍生出来的服务产业俨然生意属性比减碳本身更受到追捧,平台、机构专注于争抢市场蛋糕,这些亟待规范。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在唤醒组织个人减碳意识,推动减碳行动的同时,规范引导减碳衍生行业健康发展尤其重要。对于山西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地推动能源革命,按照国家部署,提高能源综合生产能,增加绿色GDP。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华兵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薛京宁
文章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网址: http://www.jzclxb.cn/zonghexinwen/2022/040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