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筑材料学报》投稿方[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数据库[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期刊栏[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双碳”目标倒逼,山西发力绿色GDP(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事实上,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有需要,那就算“买碳”也必须保证能源供应。 必须面对的是,山西无论按照专业的学术测算,还是现实的碳
事实上,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有需要,那就算“买碳”也必须保证能源供应。
必须面对的是,山西无论按照专业的学术测算,还是现实的碳排放基准,其分配到的碳排放额度与庞大的产业需求相比,都是十分紧张的,转型升级、低碳发展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压力:面对“双碳”目标,政策如何“软硬适度”?
3月7日,山西省省长蓝佛安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含煤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0%,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3。经过多年发展,山西煤炭产能达到13.6亿吨,先进产能占比超过75%,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591万千瓦。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煤炭产量累计达225亿吨,外调出省煤炭150亿吨左右,净输出电量1.47万亿千瓦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过,这个能源输出大省也面临着减排焦虑。有山西环境官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面对自身的情况和当前的形势,山西的“双碳”策略确实不好拿捏,“软则无法实现目标,硬则伤害传统‘饭碗'”。
按照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碳排放配额的持有、变更、清缴、注销等信息,并提供结算服务。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以及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将被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
当前被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仅仅是火电行业,约占全部碳排放总量的44%。然而,工业生产、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同样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碳排放总额的40%。目前,浙江、重庆等多地已经采取措施,鼓励电力、钢铁、焦化、化工、建材、有色和煤炭“6+1”重点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分析人士指出,这些重点行业正好涵盖了山西的传统产业,随着国家将这些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步伐加快,山西终将面临“双碳”发展的严峻挑战。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工作人员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山西已经完成了国家发改委下达的减碳任务,而山西围绕“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还没有最终敲定。
山西省长蓝佛安在上述文章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能源保供始终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今后将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积极有序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基地,进一步提升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的支持保障能力。

不过,山西省长蓝佛安在上述文章中也提出:以“双碳”目标倒逼转型。他表示: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等重大关系,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制定山西“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绿色低碳政策 体系。坚持把降低能耗强度、提高能效水平作为主要抓手和主攻方向,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健全“双碳”标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强节能和低碳技术攻关,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不断做大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GDP。
探索:为碳减排打开更广阔的视角
“常常被忽略掉的还有生活消费,而碳排放也绝对不限于二氧化碳,”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樊文彬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严格来说,应该是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排放。”
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针对人们常说的“碳排放”给出定义: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这里的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和三氟化氮。
樊文彬表示,在山西乃至全国,一提到碳排放,大家往往想到的只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在山西因为采煤甲烷气体的排放也不可小觑。甲烷气体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
为了把碳排放从二氧化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碳减排打开更广阔的视角,山西省环保产业协会按照《巴黎气候协定》的有关规定,并遵循ISO 的具体要求,推出了“GHG聚碳工作规则”。
文章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网址: http://www.jzclxb.cn/zonghexinwen/2022/040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