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筑材料学报》投稿方[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数据库[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期刊栏[04/29]
- · 建筑材料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一分钟了解科学家眼中的干细胞,让更多不可能(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国家认证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仅此7家。 脐带血干细胞,引领科学走在大路上 不得不说,2012年之后,形势一片大好。 间充质干细
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国家认证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仅此7家。

脐带血干细胞,引领科学走在大路上

不得不说,2012年之后,形势一片大好。间充质干细胞攻克疑难落地开花,IPSC细胞研究斩获诺奖,让“返老还童”在理论上梦想成真;随着中国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干细胞研究终于在重重伦理阴影中看到了曙光,同时结合脐带血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现与成功应用,让脐带血成为了更加落地的研究方向。
而2012年,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凭借发现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山中伸弥(左二)在瑞典领取诺贝尔奖
(坐在山中伸弥左手边的是同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该次亦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真是好年份)
IPS细胞将普通的皮肤终末细胞逆转成具有再生能力的干细胞,如此使单个细胞实现返老还童,理论上让老人逆转成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成为了可能。人类重生的大门,自此有了光。但该研究的复杂性也相生相伴,距离临床上大规模使用,还有相当长的路。
2012年开始,间充质干细胞出现在了公众视野。存在于脐带血等人体多种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优质的、可用于细胞治疗的干细胞类型,MSCs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分化和免疫调节的能力。
同时,在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优异的评价,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脑脊髓损伤、脑卒中、糖尿病、肝硬化、软骨和骨损伤、克罗恩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多种疾病中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意义,自此,脐带血干细胞的宝藏功能不断开发出来,开始不断帮助人类攻克疑难疾病的大路上披荆斩棘。

截至2020年5月,全球有5506 项干细胞相关临床试验,其中我国482项。全球已批准上市的干细胞产品有18个,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主,国内已完成备案的73项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中有49项为间充质干细胞相关项目,33项涉及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3]。

图片来源:李梦诗,王越,徐莎,王灵,刘文庸.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现状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21,42(08):949-956.
可以看到,干细胞研究历经百年,终于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走进了辉煌的新时代,目前,科学家们的目光集中在脐带血干细胞为代表的临床试验,将加速干细胞研究赋能人类的脚步。
参考文献:
[1]苏小蓉. 干细胞中microRNA和靶基因相互作用的数据库[D].南方医科大学,2015.
[2]王东. 不同胎龄脐血干细胞ALDH1含量测定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20.
[3]李梦诗,王越,徐莎,王灵,刘文庸.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现状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21,42(08):949-95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网址: http://www.jzclxb.cn/zonghexinwen/2021/121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