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恭喜!这位985大学“90后”博导,入选“2020中国(2)

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时一学期下来我的总成绩虽然在班上垫底,但英语却考了班里的最高分,这让林老师觉得很奇怪,她便询问了英语老师我平常的测验成绩,得到的结果当

当时一学期下来我的总成绩虽然在班上垫底,但英语却考了班里的最高分,这让林老师觉得很奇怪,她便询问了英语老师我平常的测验成绩,得到的结果当然也是排名靠前。她会刻意地在课间找我谈心,了解到我父母忙到不怎么能照顾到我,家在学校的她经常放学让我去坐一会儿;为了让我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动力,她会在我的习题本上特别标注鼓励的话;为了锻炼我的胆量,她经常点名让我在她的课上回答问题。这些在她看来简单而平凡的举动,却给我从那以后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她给了我父母都不曾给予的培养和期望,让我想要主动去努力学习不辜负;她让我知道我不是笨而是年龄太小,需要被耐心地引导着学习;她让我发现自己一旦对课程感兴趣,竟可以学到那么快那么好。林老师在我初中三年的教育和陪伴,是我学习生涯以及人生的转折点。我能回馈给她的除了当年中考时的年级第一(后经林老师补充,是学区第一),还需要用一生去传承她对学生的这份敏锐与坚定。

自叫您第一声“老师”起,十六年如一日感恩于心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当一名像她一样的老师。

当然,在这之后我的人生中还遇到过很多优秀的老师,有放学后被我的各种奇怪问题缠到加班的物理老师,有能够一起逛吃相处如姐妹般的生物老师,有为了纠正我的学习态度而亲手为我写长篇批评信的化学老师,还有妻子从怀孕到生产都忙到没时间去陪护的辅导员老师,等等。他们都在我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栽培灌溉,悉心呵护,陪伴成长,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带着想要成为老师的梦想,我就这样一直读到了博士。博士的刚开始阶段,作为还没有找到科研方法的小“后浪”,尽管有导师和前辈们的指导,但仍然被跨专业的理论和实验虐得几近崩溃。那时候刚满一年,经过自己所谓的“深思熟虑”,终于鼓起勇气去找导师聊,提到了退学。只记得当时导师什么也没多问,只是简单答应,“可以,你先回去,冷静考虑一个星期,如果一个星期后还是今天的想法,我同意你退学,并帮你跟学校申请硕士学位”。一个星期之后,我并没退学,冷静之后我决定坚持。

陪你走过人生的一小段,用心之后方觉足矣

第二次提出退学是两年之后,因为身体等多种原因。面对我的第二次退学,导师并没有生气或者放弃,当时仍然对我说了那句话,并且多加了一句,“你回国休养多长时间再回来都没关系,只要你想继续或者重新开始,随时都可以”。后面从师兄师姐那里才了解到,导师这些看似不关心的做法,其实是在告诉我,无论我所处的境遇如何,他都不会引导我做任何事,或者左右我的任何决定。因为在他的眼里,我们虽然是他的学生,但同样也是一个成年人,是成年人就应该要对自己冷静下来的决定负责任。所以导师的耐心与智慧让我更加明白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的事情、没有轻易的决定、更没有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刚开始的职业生涯中,我也遇到了一个给我很大震撼的老师,他身上所具有的一切品质,都是我想要努力成为的样子。例如,坚持每天下午锻炼一小时,让我看到了他的自律;每次对食堂阿姨和校车师傅说“谢谢”,让我看到了他的修养;对学生像对自己孩子一样的关心和照顾,让我看到了他的善良;为了他人的事情东奔西跑到废寝忘食,让我看到了他的无私;在学生面前时刻以身作则地教导,让我看到了他的真实;为了跟学生们见面讨论从医院偷跑出来,让我看到了他的奉献;时常给我们这种“职场小白”最暖心的建议和鼓励,让我看到了他的友善。他是我的合作者,团队领路人,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老师”,更是我未来人生中的榜样。他骨子里的自律和修养着实让我敬畏,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满怀敬畏。

与课题组一起的时光,可学术,可轻松

我很荣幸,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之路上,成为了一名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进校报到的那天早上,母亲发消息给我,“女儿,你当老师了,爸妈觉得很光荣,以后一定要当一个好老师”。读完,热泪盈眶,突然很想亲吻脚下的这片土地。当天,我在朋友圈里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要努力成为一名受学生敬爱的老师,不辜负学校的信任和家人的寄托,满怀期待”。是的,因为一路以来的榜样给了我对未来满怀期待的力量。在此,借用课题组集体观看过的《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来总结这篇文章——为师者,善良为心,奉献为本,传承为志。

文章来源:《建筑材料学报》 网址: http://www.jzclxb.cn/zonghexinwen/2021/0707/587.html



上一篇:伊朗北部发现神秘的穴居建筑
下一篇:靠捡垃圾感动世界的日本球迷 日本人的卫生意识

建筑材料学报投稿 | 建筑材料学报编辑部| 建筑材料学报版面费 | 建筑材料学报论文发表 | 建筑材料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建筑材料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